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与学生沟通的10个小技巧,班主任要熟练运用!

与学生沟通的10个小技巧,班主任要熟练运用

时间:2025-11-14 04:55:53 来源:德阳市某某广告媒体专卖店 作者:探索 阅读:640次

全文长 2800 字,学生小技阅读大约需要 5分钟


做班主任要经常与学生沟通,沟通但是巧班娄底市某某电子商务培训学校我们却常常遭遇尴尬,比如和学生谈了两小时,主任发现没啥效果,熟练回去又是运用老样子。

费心费力,学生小技管理班级的沟通效果却不太好,究竟问题出在哪里呢?究竟要如何与学生沟通呢?这篇文章或许能帮你找到师生沟通、巧班治理班级的主任策略。

1

谈话时多用“我们”

班主任在和学生谈话时(无论是熟练个别谈心还是在全班讲话),特别是运用在说到一些不良现象时,习惯于说“你们怎么会这样……”“我要求你们……”,学生小技仿佛师生是沟通对立的双方。

因此,巧班班主任在与学生说话时,要经常提醒自己:多用“咱们班”或者“我们”这样的称呼,拉近人际距离。俗话说“自己人好办事”,当学生把你当成自己人,那么你说话才能说到他心里去。

(1)把师生平等的娄底市某某电子商务培训学校观念落到实处

(2)善于寻找和学生的共同语言

(3)学会对学生的事“感兴趣”

(4)试着使用一些改善人际关系的小技巧

2

我也是从你这么大过来的

在社会心理学中,人们把交往双方的角色在心理上加以置换从而产生的心理效应现象,称为角色置换效应。

在师生沟通中,教师不仅要常换位思考,还要把这种思维方式传递给学生,老师有意引导,学生耳濡目染,学生也逐渐学会理解他人,学会宽容和分享,对终生成长和发展产生长远效益。

角色置换效应的典型例句:

(1)我也是从你这么大过来的,我很理解你。

(2)换了是我也可能会那样做的。

(3)我也曾经有过和你一样的烦恼。

(4)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么做呢?

3

“废话”有多重要?

谈话伊始,不必板着脸,直奔主题,先说几句“废话”吧,谈谈最近有什么新鲜事,身体如何、心情如何……打破学生筑起的心理防线,使学生更容易接受老师的教育,使后续的谈话更容易进行。

调味品效应也广泛应用于与家长的沟通中:一把椅子,体现尊重;一杯热水,表达关心;一句寒暄,传递温暖。

人的情绪和精神是可以互相感染的,我们教学生懂礼,自己要先懂礼。这不是大道理,而是待人接物的一般常识。

4

“数学老师说你很棒!”

心理学上把通过第三人无意间转述他人的某种意见,或创造某种条件让对方间接地听到你对他的评价与关注,从而产生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或劝说效果的现象,称为“第三人效应”。

但第三人效应不是万能的,若把握不当,不仅效果不好,甚至还可能产生负面效果。

教师在运用第三人效应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第三人”要投其所好。

(2)对个性强的孩子可能效果不好。

(3)滥用就可能无效了。

(4)千万别“穿帮”。

5

边吃边聊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项实验,他们试图用一些广告信息说服被测试者,给其中一部分人附加一瓶可口可乐,而另外一部分人什么也不给。

虽然可口可乐和那些信息本身没有任何联系,但结果是得到可乐的被试往往比没有得到的要受到更大的影响。这就是有趣的“可口可乐效应”。

其实,很多教师都在无意中运用过“可口可乐效应”,最常见的就是用一些小奖品鼓励那些好的行为。但在使用的过程中也要有注意:

“可口可乐”一定要适合学生的需求;“可口可乐”与学生的需求越匹配,教育效果越好;“可口可乐”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措施。

谈话的主题和内容依然是最重要的,切不可舍本逐末。不要让学生形成一种思维定式,认为只要谈话就一定有“可口可乐”。偶一为之,效果不错;次数多了,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可口可乐效应”的典型例句:

(1)来,先坐下,喝杯水……

(2)天太热了,我们去买个冷饮,边吃边聊。

(3)老师知道你喜欢××,这是我出差时从外地给你带的××。你先放好,我们来谈谈……

6

好老师都是好的倾听者

格林斯潘做过一项研究:如果对具体的语言回答,实验者用“嗯、嗯”等反应,被试者的语言行为会受到明显影响。

事实上,行为举止、语调风格、言语方式等其他方式也会对对方产生影响,产生格里斯潘效应。

在学生和你说话时,请别忘了看着对方,并不时地做出回应。这对于融洽师生关系、提升师生对话效果十分重要。

7

“是的,是的,可是……”

“可是效应”是指当我们试图让对方改变观点或接受自己的观点时,对对方的观点先采取“是”的态度(肯定),后采取“可是”的态度,对方就比较容易接受己方意见的现象。

让学生说话,不急于否定

在谈话中,无论学生说了什么,教师都不要立即下结论或简单否定,尊重学生表达思想的权利,在他们表达完自己的观点后,班主任不失时机地点头称是的同时,以“可是”转折。

“可是效应”的典型例句:

理解——“你说的我都听懂了。”

同情——“你也够倒霉的。这事儿不能都怪你。”

温和——“我建议你不妨这样……”

8

“有什么你就冲着我来吧”

在组织行为学中,人们把将不同观点、情绪加以宣泄并使心理获得平衡以致有利于组织内部矛盾、冲突的缓和与解决,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现象,称为“安全阀效应”。

在班级管理中也一样,制度没有弹性空间,看上去常规良好,但内部压力越来越大,一旦有了突破口导致爆发,后果通常会很严重。因此也要设置安全阀。

(1)心理疏导利沟通

学生在成绩、升学和思想上承受的压力很大,他们的欲言又止往往是因为有委屈或者有难言之隐,这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释放压力,先解除学生的后顾之忧,一旦学生开了口,就要用各种方式鼓励他说完、说清楚。

(2)四个要点不能忘

让学生说出心里话是为了释放学生的压力,班主任要注意保护学生的隐私,成为学生可以信赖的人。

发泄情绪要适度,方式、程度和次数都需要控制好,要教给学生正确的缓解压力的方法。

在班级里设置一定的渠道,类似于沟通、交流热线,这样学生可以及时和班主任或者心理老师交流,或开展班级活动以缓解学生的压力。

9

褒贬适度最和谐

如果是以教师为主导的师生谈话,那么师生说话的比例用黄金分割比例最合适,即6∶4左右。教师不能一言堂,学生说话必须占一定的比例,这样师生才能很好地互动。

在一次谈话中,批评和表扬的比例为4∶6最合适。如果你要进行一次以批评教育为目的的谈话,批评的内容也不能超过60%,另外40%应是肯定、鼓励和希望。把六成的批评用四成的鼓励串联起来,学生就不易产生逆反情绪。

10

先抑后扬

渐入佳境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往往更喜欢对自己先持批评态度后持肯定态度的人,而不是一直都持肯定态度的人。换句话说,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最不喜欢相反的情况。这种现象被称为“阿伦森效应”。

和学生谈话时,教师先“把丑话说在前头”,学生心里必然紧张、焦虑,担心老师对自己的印象不好。随着谈话的进行,褒奖的成分开始增加,学生的心情也随之变得晴朗。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校长派中小学课程建设与发展大会暨第三届特色课程博览会,2025年11月9日—11日我们在西安不见不散,年度盛会,期待您的加入,线上资源包购买渠道已开通,欢迎扫码了解详情!

校长派投稿邮箱:xzpxzzk@163.com



中小学"十五五"时期发展规划编制与学校高质量特色发展·专题八讲



邀请函| 中小学课程建设与发展大会暨第三届特色课程博览会



关于举办2025第二届中小学科学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教育研讨会的通知



2025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发展力高级研修班暨《班主任说》编委会遴选

来源|刘儒德教授主编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编辑|智库君

说明|校长派尊重原创,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侵权,我们会及时声明或删除。

我们在一起,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

(责任编辑:热点)

推荐内容
  • 智己LS9入局9系混战 全尺寸SUV市场迎来新变量
  • 林俊杰自曝心脏出问题,这一疾病正年轻化
  • 中国智慧与AI技术双螺旋赋能的育人实践
  • 2024年全国“医保账单”出炉 这几个关键数据均增长!
  • “玄龙”升空!空军首次发布有人无人协同画面
  • 柠檬全面涨价了?!现在囤货卖给奶茶店还来得及吗?